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GDPR,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7月8日与9日,英国信息监管局先后对英国航空和万豪国际开出1.83亿英镑和9920万英镑的巨额罚单,拉开GDPR强硬执法的序幕。
去年英国航空官网50万用户信息泄露,ICO调查发现,英国航空公司脆弱的安全防护措施是造成这起信息泄露的重要原因。
本报告对近半年以来,中国企业因违反GDPR和其他国别数据保护法律被罚案例,以及外国企业/个人因违反GDPR被罚的案例进行了检索。
姜奇平认为,拥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的产权思路,可能是中国数据立法不同于欧洲与美国的一条大思路。中国要走出一条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数据立法之路。
GDPR生效一年有余,各方开始盘点这部法律的得失成败。但要得出有意义的探讨结论,全面、客观、综合三点缺一不可。
爱尔兰数据保护局发言人表示,在数周前已对苹果公司展开第三轮隐私调查。此次调查的重点是查明苹果公司是否遵守了GDPR中与“用户访问请求”有关的规定。
实施满一年,欧盟共收到包括投诉、数据泄露通知以及其他类型的案件206326件,11个欧盟国家的数据保护监管机构共作出55955871欧元罚款。
GDPR生效一年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法律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此外,不明确的后果也比较严重和普遍。
该《指南》就第42和43条规定的解释和实施提供了建议,并将帮助成员国、监管机构和国家认证机构为实施认证机制建立更加一致和统一的机制。
不知不觉,距离GDPR生效已经过去一年。不论是数据治理的微观场域,还是世界政经的宏大格局,均可谓波澜壮阔、风云诡谲。
本文为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刘迈对《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比利时数据保护局发出当局首份GDPR处罚,虽然该处罚金额仅仅为2,000欧元,但针对的是比利时市市长的数据滥用行为。
网站拥有者应重视对GDPR的解读,重点搞清构成数据泄露的要素有哪些,以及如何向客户通报数据泄露事件。
该报告揭示了欧洲经济区各国家监管机构(SA)在这一年中是如何携手一致实施GDPR的。
GDPR实施一周年之际,信通院安全研究所联合多家合作机构共同发布《欧盟GDPR合规指引》,为深入理解GDPR提供了有益思路。
日前,数据创新中心发布了《欧盟应改革GDPR以保持算法经济中的优势》报告,详细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欧盟数据保护的现状以及相关建议。
GDPR的出台对许多公司来说如过山车般惊险刺激。针对这项法规引起的一系列即时改变,本文将通过五个图表展示其中的一些变化。
因涉嫌泄露用户在网络浏览行为中产生的私密数据,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宣布将针对谷歌的精准广告推送业务展开调查。
2019年5月16日,立陶宛数据保护监管机构以违反GDPR为由对互联网支付公司MisterTango处以61500欧元的罚款,这是立陶宛的首张GDPR罚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