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历代iOS在安全方面的措施和取证的相应对策。
本文针对基于NB-IoT技术物联网各信息系统实体的安全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将系统划分为终端安全域、网络安全域、平台安全域和应用安全域,并提出了安全参考模型和安全功...
GlobeImposter勒索家族新变种来袭,此次又会有什么不同点?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下,传统的工业数据由企业内部闭环流动转为可能通过公共互联网、公有云传输,数据遭泄露、篡改、伪造的风险增加,因此亟需通过密码技术保障工业互联网数据...
印度最大的在线教育平台Unacademy承认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暴露了大约1100万用户详细信息。
四年前,业界告诉我们量子计算还得有20到30年才能实现。三年前,这个时间缩短到10到20年。去年,则成了5到10年。而在今年的会议上……
本文将揭秘Cobalt Strike的在野使用情况,对具体所使用的部分APT攻击组织进行披露,同时对在野利用的各种技术如流量伪装和C\x26amp;C隐藏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服务器“NanoH...
上周末,勒索软件Shade在Github上“开源”了全部超过75万个解密密钥。
报告分析了来自朝鲜半岛的隐士APT组织最新的活动情况。2020年隐士APT组织依然保持较高的活跃度,攻击方式和木马行为上也有了较大的更新。
架构与协议组成的零知识位置证明系统允许用户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披露的证书内容及位置精度,实现分级的位置隐私保护。
本文主要阐述“5G消息”的技术原理和发展形势,并揭露了已经部署了“5G消息”的运营商网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安全问题。
本文拟从近期ZOOM面临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展开,提出疫情期间我国法律规范项下视频会议软件在不同适用场景下可能面临的数据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近日卡巴斯基收集了网上的公开资料,对主流视频会议应用进行了“云点评”。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大数据协同安全防护体系,并对其原理、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描述,可对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通信干扰与主动网络攻击是信息战中两种主要的进攻性手段,二者既紧密穿插、交融相似,又具有各自特点。
本文精选了十几个知名公司和机构近期发布的2019年网络安全报告,着重对数据泄露、攻击事件、挖矿木马、勒索病毒、无文件攻击及ATT&CK框架技术进行分析。
在工控系统中,为了防止核心的工艺代码的泄露,技术人员往往会对组态工程文件加上密码。当打开一个有密码保护的组态工程文件时会需要输入安全密码。但是由于组态软件的设计...
该模型能有效防止恶意代码植入,防止黑客攻击,有效阻止信息泄露。
军事大数据的价值本质体现在:提供了一种认识军事复杂系统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手段。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发校园APP时采取的措施,从应用程序源文件安全和数据安全两方面阐述校园APP的安全保护方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