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的现场设备变身 “智能设备”的情况下,物理隔离工业网络的观念在未来还切实可行吗?如今真的存在物理隔离的网络吗?
发展数字身份系统是必然的,而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多方共识、难以篡改、公开透明、可追溯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一个相对可信的解决方案。
美国国防部拥有着规模巨大且高度复杂的网络体系。为了提供保护与防御支持,隶属于美国网络司令部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国防部信息网络制定出一套作战主官授权体系,旨在覆盖各...
探针盒子、钓鱼短信、APP下载,这些漏洞看似都只能盗取一些信息碎片,但经过大数据精准匹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就会暴露无遗,让我们沦为了各种骚扰电话轮番轰炸的对象。
恶意应用拦截拨往合法号码的语音呼叫,使网络电话钓鱼攻击更加隐秘难测。
你的信息很值钱,甚至可以为上市公司汽车之家带来近百亿的收入。
206个Android应用程序中含恶意软件软件,会在用户设备启动后显示广告、安装应用程序或者自动打开网页。商店中的应用程序也处处是危险,不要随意下载,下载前最好先看看评论...
至今为止,安卓系统的授权机制经历了三次重大演进,我们在本文做了简单总结。
本文不涉及常见的基于代码关键字匹配的GitHub监控。而是从GitHub的账户出发,通过人的关系来获得一些代码搜索不具有的优势。
Exchange_proxy是由go语言开发的Exchange安全代理,可以将内网的Exchange服务器的https服务安全地发布出去,并支持Web端二次认证。
“以最佳的实践探索来服务中国甚至全球用户”,才是中国生物识别认证产业的未来,兼容并蓄的标准更加符合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发展需求。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推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不断深入,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持续推进。
教育部将与网信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治理校园APP乱象。研究制定规范校园APP管理的意见,规范第三方校园APP的引入和自主开发校园APP的建设。
构建智慧警务是未来警务形态演进的必然趋势,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进举措。
本文结合前期对国外立法研究积累和对《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的研究实践,针对数据出境的判定标准、管理对象的范围以及管理模式的设立等重点问题进行研究解读。
本文从准确率、覆盖率、效率等方面,详细对比了四种漏洞修复策略,希望能够给漏洞管理部门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素材。
DARPA启动了终生学习机器项目,其在网站上表示“我们不是在寻求逐步的改善,而是希望找到突破性的机器学习方法。”
身份证和手机、电视放在一起会被“消磁”,并且还有传言说背着公交车载机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挤来挤去每月能获得丰厚回报等。这些消息是否属实?
万豪集团CEO Arne Sorenson公开向该公司的客户道歉,同时亦澄清了入侵黑客得到中国政府支持的谣言。
作为数字身份安全的基础,生物识别认证如今已经成为现实世界与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纽带。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