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已然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数据空间作为一种分布式、可互操作的技术框架,凭借统一的治理原则、标准、实践及支持服务,能够保障参与者之间开展可信的数据交易,实现数据的安全交换与共享。其中,信任始终是数据空间生态运行的基石。

在此背景下,国际数据空间协会(IDSA)提出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概念,旨在为数据空间生态中的所有共享合同相关的关键活动提供透明、可验证的行为记录。不同于全面监控或中心化审计机制,数据空间可观测性关注于“合同履行状态”和“关键事件”(如数据访问、交换、使用、删除和计费等),并将这些事件记录下来,形成可验证凭证,供合同方或指定观察者验证。这不仅是建立生态信任的必要机制,也响应了监管合规、交易结算、行为溯源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保障数据交易活动在透明、合规、可验证的环境下进行。

一、什么是数据空间的可观测性

数据空间的可观测性,是指在数据空间环境中,围绕数据共享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建立透明、可验证的观测和记录机制,尤其是涉及受监管或高价值数据集交换场景。它聚焦于确认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重要活动是否发生、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如合同是否生效、数据是否在授权条件下访问、合同是否如期终止、是否存在违约或异常操作等。

与传统的全流程监控或集中式的清算所(Clearing House)模式不同,数据空间可观测性采用事件导向、角色协作、去中心化部署的方式,不对所有数据交换活动进行全面监控,而是聚焦于合同相关的履行状态和关键动作。根据合同规定,可由合同方自身或受信任的第三方观察者(Observer)记录观测结果,且观测内容、触发条件和保存方式均由数据空间治理框架或合同明确定义。这一机制既保障了数据交互活动透明、可验证,又有效避免过度监控带来的隐私风险,成为数据空间信任体系和合规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可观测性机制可由数据提供者、消费者、或第三方(如公证服务、监管机构)实施,且是否强制实施、观测类型及触发范围,可根据数据空间治理框架、合同约定、数据类型或参与者角色灵活确定。

二、可观测性与可追溯性的区别

可观测性与和可追溯性(Traceability)密切相关,但各自关注的对象和作用场景不同。数据可追溯性主要聚焦于数据本身的生命周期轨迹,即一条数据从生成、加工、转移、使用到最终销毁的完整链路记录,用于确保数据来源可靠、流转路径清晰,是一种“数据交易发生后的观察”。

数据空间可观测性则专注于围绕“合同履行状态”的关键事件观测与记录,并不直接涉及数据本身的内容、来源或流转轨迹,记录数据交换是否在合同规定时间、条件、权限下发生,是否符合法律和合同义务,是否存在违约或违规操作,是“数据交易发生时的观察”。

因此,可观测性是对合同履行过程的行为性监督,并不等同于全面监控或追踪数据本身流转路径,而是通过聚焦合同层,提升数据空间履约透明度和信任保障能力。

三、具体用例

(一)交易的计费和结算

数据空间中的交易计费与结算通常基于合同中定义的定价模型、访问策略及服务协议执行。实现透明、准确、合规的计费,需要实时记录“谁在何时以何种条款访问了哪些数据”。可观测性机制可对这些合同履约事件(如API调用、数据访问次数、数据交付)进行观测与记录,支撑数据交换与计费的准确对账。

例如,在制造业数据空间中,某公司从传感器提供商处购买机器性能数据。可观测性会监控数据流、API请求模式和访问日志,确保仅对授权使用进行计费,同时检测异常超额收费或滥用情况。通过嵌入可观测性驱动的监控,数据空间可确保计费与结算流程公平、准确且合规,降低财务风险并增强参与者间的信任。

(二)AI模型训练的合规性

AI模型训练依赖海量数据,但目前大量数据在未经授权、无许可条件下被使用,造成价值失衡与法律风险。数据空间提供了变革性解决方案:在确保内容保护的同时支持结构化许可模式。这使作为数据提供者的内容创作者能获得合理补偿,为AI开发者提供可信、合规的高质量数据来源。通过实施可观测性,数据空间帮助跟踪内容来源、所有权和使用条件,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降低法律风险。

具体而言,可观测性确保数据不会在未尊重知识产权或数据权利持有者设定的使用条件下被非法用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LM)。它确保AI训练数据来自知情同意且获得合理报酬的数据提供者。这为AI 企业提供法律确定性,使其能提供高质量、可靠的数据。

"可信欧洲媒体数据空间(TEMS)" 包含一个用例,媒体内容提供者可定义数据可用于AI训练的条件,包括用途限制、补偿机制、版权声明等。可观测性机制记录AI企业的访问行为及训练用途,确保合法合规,避免侵权纠纷,并为AI模型透明度与可解释性提供数据来源证明。

四、小结

数据空间可观测性通过证明数据交互是否按合同履行、是否合规,成为构建数据空间信任与治理体系的核心机制。它符合数据空间的治理原则,有效支撑交易计费、合规审计、争议解决和监管检查,从而保护了数据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未来,数据空间可观测性机制将进一步与AI模型溯源、数字身份认证、数据市场结算、跨境数据合规监管联动发展,成为支撑可信数据流通、智能数据服务和数字经济跨域协作的关键支撑能力。IDSA也将持续推动统一可观测性标准、可信观测凭证机制和观察者角色框架建设,助力全球数据空间生态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资料:

1. From Clearing House to Observer: Redefining trust in data transactions

https://internationaldataspaces.org/from-clearing-house-to-observer-redefining-trust-in-data-transactions/

2. Observability in Data Spaces

https://internationaldataspaces.org/wp-content/uploads/dlm_uploads/IDSA-Position-Paper-Observability-in-Data-Spaces.pdf

声明:本文来自IDSA Competence Center,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