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攻防演习是新形势下关键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演习通常是以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为保护目标,通过有监督的攻防对抗,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的网络攻击,...
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开展是对金融业过去二十年信息安全工作的全面检验和挑战,并且让信息安全工作再次聚焦数据安全这一核心任务。
零信任帮你可以缩小攻击面,降低勒索病毒带来的伤害。如果你不希望有一天要靠备份文件重建系统的话,最好还是尽早实施零信任或类似架构为好。
美国CISA发布5G战略,确保5G基础设施安全和韧性;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商务部、科技部发文,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
虽然所有的实名访问场景都可以逐步升级到零信任网络的安全框架下,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传统安全和零信任的混合状态会一直存在。
此次黑客攻击事件再次引发担忧:黑客可能会对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选举造成严重破坏,或者以其他方式危及美国国家安全。
类似情况从2017年以来就频频发生。
Gartner建议:安全和风险管理领导人应试点ZTNA项目以作为SASE(安全访问服务边缘)战略的一部分,或迅速扩大远程访问。
本文对一季度全球数据泄露重磅事件进行盘点,以呼吁社会提高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推动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Gartner认为,到2022年,在面向生态合作伙伴开放的新型数字业务应用程序中,80%将通过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进行访问。
本文讲解了iOS iCloud、Google Cloud备份和同步机制、Token缓存机制、并讲解了数据获取技术难点,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不同于白皮书宣称企业提供的服务来宣传的安全能力,网络安全备忘录集中体现内部建设的覆盖程度、执行的结果和合规能力。
毒云藤组织近期的攻击活动趋向渔网化,通过批量与定向投方相结合,采取信息探测的方式辅助下一步的定点攻击。
研究员在日常黑产挖掘过程中发现一VT查杀率较低的宏脚本,经过分析发现为挖矿木马。
社交媒体能够使候选人的信息形成口碑传播,实现多维度的人际互动。
本文从安全自动化开始,深入到它的理论和实现框架IACD(集自适应网络防御)和ICD(集成网络防御)的细节,最后引出安全度量的问题。
安全圈已经被“以攻促防”思维主导太久了,要转变观念变外挂安全为内生,就得看看华为倡导的扎实的安全工程思想。
从公开信息分析,本次安全事件与“认证鉴权、访问控制”相关。
近日,记者“卧底”骚扰电话源头企业,发现每天有大量骚扰电话从这里打出,成千上万条记录在大量微信群内“裸晒”,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一条地下黑色产业链。
基于网络平台表达机制的特殊性,《网络安全法》以“发现违法信息”为前提课予运营者以网络安全监管处置义务,确立了主观归责原则,要求网络安全行政处罚以运营者具有“主观过...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