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将安全与欺诈概念转化为货币风险,有助于与高层进行有效沟通。
攻击面管理为什么这么火?是老酒换新瓶还是新利器横空出世?其产生的背景及演变历史、核心价值与能力要求是什么?与现有安全技术的关系是怎样?未来去向何方?
大多数人工智能算法在设计上都是不安全的,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来保护它们免受对抗性攻击。
本文分享蚂蚁反入侵平台的架构与实践,将从三个方向逐步展开:万亿级入侵检测、风险研判及归因、安全事件快速处置。
MITRE ATT&CK 针对安全托管服务(MSSP)开展了第五轮评估,结果正式发布。
本文从专业的角度分析Serverless对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应对这种变化的最佳方法。
论文首次对DKIM协议进行了大规模的部署情况测量与深入的安全性分析,系统性地阐述了DKIM密钥管理和签名实现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御建议。论文发表于网络安...
报告针对我国当前发展现状,提出未来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很多安全人士开始呼吁使用漏洞利用预测评分系统(EPSS),或将EPSS与CVSS结合起来提高漏洞指标的可操作性和效率。
当前,数字外交得到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行为体的普遍重视,引发了人们对数字外交领域相关问题的思考。
推动商用密码在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EVSE设备、电动汽车 (EV) 通信和上游服务中存在多个漏洞。对这些系统的攻击的潜在影响从局部的、相对较小的影响到长期的全国性破坏。
报告围绕政务平台、数据资源、共性能力、数字履职、安全保障、运行管理和标准规范等研判七大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六方面建议。
人们往往认为“合法、正当和必要”是最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原则,但实际上个人信息“目的限制”原则才是个人信息处理中的“帝王原则”。
本文盘点了目前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主要认证,供个人信息处理企业参照。
《要求》全文共九章,全面覆盖数据安全管理、技术及数据处理活动各环节。
规范道路运输电子证照的应用服务和系统运行,支撑道路运输电子证照跨地区互信互认和共享共用。
OpenSSF开源软件评价项目和指南公布出的相关框架流程、指标条目、实践工具等内容对我国开源安全工作的借鉴作用。
企业级反欺诈的建设需要依托数据资产和服务的共享复用,从而打造全流程、跨渠道、立体化、实时化的企业级风控新模式。
本文结合风险点,从应用管理、数据安全保护、个人行为引导等方面提出了移动用户位置信息安全保护策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