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提高征信服务质量,保障信息主体权益,推动我国征信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从投资人关注的角度,通过几个问题,帮大家厘清信安的的行业本质和投资思路,也希望扫清投资机构与信息安全行业企业的部分沟通障碍。
深入推进“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共处置传播网络谣言账号2800余个,第一时间溯源并关闭首发账号,有力震慑造谣传谣行为。
本文就深度合成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应用及其对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考察,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本文借鉴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提出提升现代化医院网络安全治理能力的整体对策。
本文将通过介绍相关的技术概念、国内产业链全景以及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等,分享我们的理解与展望。
本文分析近5年来国内外云安全发展历程,并对云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零信任基于业务场景的人、流程、访问、环境等多维的因素,对信任进行评估,并通过信任等级对权限进行动态调整,这是一种动态自适应的安全闭环体系。
分类保护模式能够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周延性和自足性,明确不同信息之间的根本差异,保证个人信息在市场中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本文从机密计算的技术背景、关键问题、蚂蚁的技术突破、以及典型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
企业该如何最大程度地收获微隔离带来的好处呢?安全专家告诉你该做些什么。
物联网安全研究必须面对的挑战:以智能化安全防护技术解决智能化应用服务领域产生的安全问题。
本文主要讨论在软件行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公允、透明地度量软件开发成本,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探索从软件需求中数抽取特征,建立分析框架,形成功能点辅助审核规则,...
不是啥安全机制都可以称之为可信执行环境,本文对可信执行环境的概念来梳理一番,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本文首先梳理了5G安全需求,分析了现有移动通信安全架构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目前主要的5G安全增量型支撑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安天CERT从整体架构、威胁框架、同源关联等角度复盘震网事件,思考检测引擎与威胁情报面临的挑战。
平均每7个广东人中就有一个在使用“粤省事”,总计上线744项高频政务服务及60种个人电子证照,其中651项实现“零跑动”,91项“最多跑一次”。
本文针对2015-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代密码学课程改革的经历,分析总结了MOOC、SPOC、翻转教学在现代密码学课程上的实践与效果,总结了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9月17日上午,苏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净网2019”专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