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稿广泛吸收国家标准中的成熟规定,对现行数据安全规范体系进行了创新和补强,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管理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此次传播的Globelmposer2.0变种样本加密主机之后,生成勒索信息文件名变为了decrypt_files.html,加密后的文件后缀名为{Killserver@protonmail.com}KSR。
研究员监测发现,JSWorm勒索病毒JURASIK变种已在国内传播,幸运的是被其加密的文件可以解密恢复。
本文从数控系统面临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数控系统信息安全方面的关键成果两个方面分析了数控系统的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对数控系统信息安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探针盒子、钓鱼短信、APP下载,这些漏洞看似都只能盗取一些信息碎片,但经过大数据精准匹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就会暴露无遗,让我们沦为了各种骚扰电话轮番轰炸的对象。
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收集、使用用户信息特别是个人信息的行为,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现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
五位量子保密通信领域的科学家共同撰文,为了公众渴望了解量子保密通信现实安全性真实情况的需要,对其做如下介绍。
橡树岭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一直致力于使量子密钥分配在电网安全传输。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推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不断深入,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持续推进。
本文结合前期对国外立法研究积累和对《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的研究实践,针对数据出境的判定标准、管理对象的范围以及管理模式的设立等重点问题进行研究解读。
佐治亚理工学院两位教授运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社会学理论,建立了 IPv4/IPv6 过渡阶段的竞争博弈模型,预测未来 20 年的全球互联网仍然是一个 IPv4 与 IPv6 混合的状态。
本文从准确率、覆盖率、效率等方面,详细对比了四种漏洞修复策略,希望能够给漏洞管理部门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素材。
日常工作中,大家总会用到一些网络安全风险事件案例,本文收集了一些供参考。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是网络空间竞争的核心力量。文章首先介绍了人才培养质量对网络空间竞争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形势,以及高素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相比美国FBI实验室1984年就开始对计算机取证进行研发,我国电子数据取证与鉴定工作开始相对较晚,2001年从入侵取证反“黑客”开始引入计算机取证的执法概念。
发展数字身份系统是必然的,而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多方共识、难以篡改、公开透明、可追溯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一个相对可信的解决方案。
文献中的量子黑客攻击方法实际是针对2015年的攻击方法的改进,而该类型攻击更是在2001年就已首次提出,目前防御措施已经很成熟。
黑客黑进来,总是要想办法把数据拿出去的,怎么别让数据轻易出去,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外发流量管理」。
作为数字身份安全的基础,生物识别认证如今已经成为现实世界与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纽带。
IPV9系列调查是《中国域名经济》主编沈阳在2004年底针对IPV9问题所写的系列报道,通过此文你可以详细了解IPV9背后的真相以及它究竟是怎样一个骗局。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