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了美国 CUI 安全管控的法律法规形成、管理机构设置和流程,重点分析了美国CUI 安全管控技术标准体系。
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DRDO)和印度理工学院(IIT)的科学家在印度首次成功演示量子密钥分发,距离超过100公里。
包括防范加密犯罪、消费者隐私保护战、远程医疗、“消灭”信用卡等。
据估计,三星累积出货了1亿部存在严重加密漏洞的智能手机,包括从2017年的Galaxy S8到去年的Galaxy S21的各种型号。
本文将根据目前已经监控的攻击情况结合公开的情报对本次冲突下的网络攻击分析梳理和分析,同时进一步对近日出现的新型数据擦除恶意软件进行深入剖析。
作为一种舆论战手段,“信息恐怖主义”的最终目的应该并不是真的想要出现战争,而是希望停留在制造紧张局势这一层面,从而从中渔利。
本文从网络安全技术角度为EDR安全提供了思路,助力EDR政策标准的落实。
数保法的核心内容主要在于加强保护和规范个人数据的处理。
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本身强大的经济影响力或吸引更多的国家和企业遵守其数据保护规则。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了“履约必要性条款”:企业为达成合同目的,可以不经用户同意而收集必要个人信息。本文将浅析该条款在旅游和酒店业的具体适用。
攻击者正在攻击暴露在互联网上的使用弱密码的MS-SQL 数据库。
遵守这三项法律的最佳方法也许是让企业关注其数据收集实际要求,而不是不必要地收集没有业务需要的敏感个人信息。
TF3的成立标志着信息通信行业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标准化工作迈入新阶段。
网络边界的消失导致基于网络位置的信任体系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IT架构正在逐渐向更灵活、更安全的零信任框架转变。
俄乌冲突中的网络攻击,竟暴露美国重大网安弱点!“新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防不胜防。
ZeroFox情报团队日前发布《2022年威胁态势预测》报告,对网络领域持续增长的威胁进行了预测性分析。
拜登已收到一份可供美国实施大规模网络攻击的选项,这些攻击旨在破坏俄罗斯维持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的能力。
超级大国凭借全球舆论场的话语权优势公开实施认知域行动,是此次美俄乌克兰博弈的最引人注目的新特征。
在调查的每个阶段评估是否使用破坏性行动。
该文件提出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能力提升行动、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能力提升行动两项重点行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