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安全的关键是管理,管理的关键是框架,框架的关键是组件化。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给出了零信任和零信任体系的定义、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零信任体系的逻辑组件和处理方法的变化,分析了零信任体系的安全威胁,可以为我国广大企事业...
有关移动通信接入网络空中接口协议脆弱性与攻击机理的深度分析。
卡巴斯基披露了Lazarus组织的一个多平台恶意软件框架 – MATA。该框架拥有多个组件,包括加载器(Loader)、调度器(Dispatcher)和插件(Plugins)。可针对Windows,Linux...
FireEye称,至少自2017年3月以来一直在进行的名为GhostWriter的运动一直在进行,并且与俄罗斯的安全利益保持一致。
本文对有关USB威胁事件进行梳理,并结合USB设备原理对攻击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攻击方式向工业企业提出防护建议。
尽管微隔离的概念很简单,但是确定实现零信任微隔离的最佳方法却是难以捉摸,复杂且令人困惑。
重点方向包括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类、网络安全公共服务类和网络安全“高精尖”技术创新平台类。
加快推进5G安全国际标准,构建互信互认的5G安全评估认证体系,共同应对5G安全风险,护航5G网络及应用健康发展。
本文以CIES工控实验基地所取得成果的为背景,在其下属某企业的DCS和SCADA集中控制系统中部署一套完整的工控安全系统所取得经验进行分析、探讨和分享。
天津、贵州召开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工作会;河北、湖北制订智慧教育行动方案;黑龙江、湖南等多地加快推进完成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
本文从安全自动化开始,深入到它的理论和实现框架IACD(集自适应网络防御)和ICD(集成网络防御)的细节,最后引出安全度量的问题。
第三方SDK是潜藏在移动应用中的不确定因素,本文中,工商银行蓝军对第三方SDK嵌入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了梳理分析,并针对性地给出了风险防控的思考和建议。
数据总共20GB,目前已经公开的17GB文件包含各种CPU芯片的设计数据,其中的测试文档、源代码和演示文稿可追溯到2018年甚至更早。
工业企业自适应主动防御作为改革性理论与技术,从实验验证测试到工控网络设备体系化上线部署情况来看,为我国“网络强国”战略提供了可落地实施的抓手级技术。
本文介绍了IPTV的技术、网络及当前IPTV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针对IPTV的安全建议,以期达到降低攻击风险的目的。
要在网络弹性方面取得进展,需要克服两个障碍:一是缺乏衡量网络弹性的手段;二是缺乏能够自主执行网络防御行动的人工智能代理。
近日,研究员在日常黑产挖掘过程中发现一款新型的安卓远控木马架构,该架构的木马主要出现在华语地区,在灰黑产圈子中被广泛贩卖使用,作者疑似具有中文背景。
容器应用飞速普及,上云趋势不可阻挡。但容器安全固有的五种风险:启用微服务、依赖不安全基础镜像、容器可见性不完整、容器通信不受限、容器配置不安全,仍需公司企业加以...
湃道智能将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在了工业领域中,通过视频、图像等信息流下的复杂、异常行为检测达到作业现场安全态势感知,并可及时做出反应,提高企业生产过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