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结了农业银行近年推进IT基础设施安全可控的建设思路,提出IT系统安全可控实践总体框架,并介绍了三种实践模式以及所取得成效。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信息技术同样在医疗保障、信息保障等领域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展开。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积极利用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现通知有关事项。
新版本提出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可信的分布式数字基础设施、隐私、安全硬件和软件、教育和劳动力发展六个优先领域的网络安全方面进行重点研发。
美国情报界未来将采取“国家整体,社会整体”的指导思想,加强与美国私营部门在网络威胁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
本文对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2020年1月刊发的研究文稿《Weaponizing Digital Health Intelligence》进行摘编整理,供参考。
本文以2019年全球信息安全相关法案为核心,分析信息安全立法的最新情况。
该备忘录从监管和非监管层面提出了人工智能应用相关原则和建议。
面对目前严峻的疫情形势,许多境内外黑客组织和网络犯罪团伙有了自己的小心思,纷纷发起了“国难财”,从普通黑产到国家级组织不一而足。
境外APT组织对我国党政机关和关键基础设施攻击从未停止,对我国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能力部门的技术总监Neal Ziring就NSA如何逐渐摆脱使用纸带分发密钥的经验进行了分享。
首批10个强制要求CMMC的征求建议书将于今年秋季发布,但直到2026年才能保证所有承包商都合规。
移动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研究美国移动政务发展战略及在战略框架指导下建立的移动政务建设管理机制,为我国移动政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以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特点及数据为基础,来分析一下此次疫情对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将会带来哪些影响,影响多大。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之际,印度黑客组织竟然趁机作乱,对我国医疗机构发起定向攻击。
在自动驾驶、车联网、智慧城市、5G、区块链集体爆发的2020年,我们的地图数据平台,也许比想象的要脆弱得多。
NIST的一项新研究调查了人脸识别软件工具如何准确地识别不同性别、年龄和种族背景的人。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计划针对至少一家未透露姓名的移动运营商采取处罚行动,原因是该公司明显未经消费者授权向外部机构出售实时位置数据。
回顾2019年,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继续在网络安全领域大施拳脚,其中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技术对网络安全的两面性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近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政府都已采取紧急行动,以遏制有关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的虚假网络报道传播。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