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条文继承与创新等角度,详细解读《一审草案》的主要内容及对行业的影响,仅供业内参考。
标准给出了金融数据安全分级的目标、原则和范围,明确了数据安全定级的要素、规则和定级过程,并给出了金融业机构典型数据定级规则供实践参考。
《报告》梳理总结了各地区、各部门2019年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了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提出了努力方向和发展重点。
美国CISA发布5G战略,确保5G基础设施安全和韧性;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商务部、科技部发文,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
NIST有一个身份和访问管理(IAM)资源中心,集中展示了NIST关于IAM的项目和路线图。本文简单罗列这些项目和路线图的摘要内容,展示一下概貌。
从安全方面的视角观察相关技术的发展。
欧盟法院判决《欧美隐私盾协议》无效;欧盟ENISA发布《欧洲可信网络安全战略》;《数据安全法(草案)》发布…
毒云藤组织近期的攻击活动趋向渔网化,通过批量与定向投方相结合,采取信息探测的方式辅助下一步的定点攻击。
在即将构建形成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下,应当更加具体地回应网络数据利用和保护的正当需求,通过配套条例和规章健全数据分级分类规则,完善网络数据安全立法。
一线调研与深度脑暴后的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思考。
我们该如何看待0Day漏洞?0Day漏洞曝出后,企业该如何应对?安全从业者又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漏洞观”呢?
本文将围绕新规第三章关于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的规定,对比新规征求意见稿和旧规的规定,对新规下消费者金融信息合规管理风险进行分析。
从收到的举报信息看,用户对中小企业App的举报在慢慢增多,整改也比较缓慢。
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外部数据。这些金融数据逐渐发展为金融机构的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用数据驱动业务发展,...
中国银行认真落实监管要求,积极借鉴同业经验,持续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体系,在管理理念、制度规范、技术应用等方面努力探索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新举措。
《数据安全法(草案)》出台于我国国家通信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从量变到质变的特定时期,承担了“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的历史使命。
《数据安全法》的定位问题是系统规划国家数据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问题,明确其价值与体系定位对进一步讨论其基本原则、具体条款和法律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的金融数据出境监管规定和要求较为严格,但也有较多不明确之处。
笔者以“金融数据”的进化脉络为线索,简单梳理了“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历程,并希望能以此来诠释“数据”立法的前世今生。
跨境数据流的路线图将成为促进跨境数据流动的一个有益、协作、包容和安全的工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