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法可以深度挖掘工业互联网安全漏洞在安全特性、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关联关系等维度的价值,并且能够多维度、全方位地对工业互联网安全漏洞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展现。
本文介绍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目前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作为基于美国“云法案”框架达成的数据跨境获取执法机制的最新协议,英美协议不仅将是美西方国家后续其他执法协议的范本,还可能成为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境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模...
针对于物联网感知层设备的碎片化、设备先天性缺陷、安全防护措施薄弱等问题,传统安全体系框架在面对新的威胁和攻击显得不能够完全适应。
本文全面介绍了法案出台的背景以及相关内容,并对其未来的实施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为我国相关部门进行网络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种从根本上解决漏洞的方法就是,摆脱传统安全技术对文件或行为的特征依赖,从内存指令层进行安全检测。
不少人认为,此举是对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咄咄逼人的网络安全战略“侵略性”行为的必要防御,还有人把这次行动赞为“壮士断网”。
基于内部信息化和业务系统实现“情报内生”,构建内生安全能力,成为实现和提升高级威胁检测的必要条件。
如何提高和运用本国网络防御及威慑能力,妥善处理行为者归因、跨境证据调取等问题成为跨境网络攻击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网络战已成为当今国际较量中最为前线的且“时髦”的方式了,随着美伊紧张关系的升级,本文全面梳理了两国在网络战方面的战略与实力。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构建以全市适应数据动态流动“以数据为核心”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上海市公共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的现代化。
以2020年为起始,联邦数据战略描述了美国联邦政府未来十年的数据愿景,并初步确定了各政府机构在2020年需要采取的关键行动。
本文归总了美伊近年在网络空间斗争的重大事件,对比了美伊网络战实力,并对美伊未来网络斗争态势、烈度和形式进行分析预测,以供读者参考。
本文尝试跳出描述性叙事逻辑,从网络空间认知、力量格局、秩序构建与制度性鸿沟等战略层面分析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态势变与不变的根源。
自“震网”事件之后,伊朗开始着力发展自身的APT能力,并对包括电网在内的一系列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发动攻击。
2019年,网空发展走向纵深,网络安全问题泛化至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领域,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网络战使得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大幅提升,所以我们要对当前网络战泛滥的现状保持足够的认识和警惕。
本文旨在分析人工智能在国家安全治理中的应用范式,剖析国家安全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面临的风险,继而探讨中国在维护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路径选择。
爱尔兰政府将发展网络安全部门,深化对互联网未来的国际参与,进一步发展国家网络安全中心,扩大其监测和应对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威胁的能力。
目前对IPv6的地址扫描的研究主要分为利用地址特征来缩小扫描空间和通过种子生成新的地址集两个方面,但无论哪个研究方向优质的地址种子集都是IPv6地址发现的重要前提。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