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设施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现实问题及应对举措,值得我高度关注与警惕。
本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框架进行梳理,并就其数据合规风险及知识产权挑战进行解读,供生成式人工智能全链条企业及用户参考。
独角兽超速成长秘籍。
报告立足产业新发展、新变化、新需求,聚焦新形势下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重点,总结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方向、产业升级重点、行业落地趋势和安全治理进展,展望人工智能发展机...
随着GenAI技术在网络安全垂直领域的迅速发展,公有云平台上的云安全产品与服务正在快速与之深度融合,将公有云自身及其租户IT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要坚持信息主导、联合制胜,畅通信息链路,融合信息资源,聚焦能打仗、打胜仗,优化信息服务保障方式,融合利用好各类数据信息,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加快融入体系、...
四大行业协会齐发声,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这些凭证用于访问MOD的国防网关网站,一个非机密的员工门户,用于人力资源、电子邮件和协作以及教育和培训。
攻击者通过组合利用两个零日漏洞,实现了远程完全控制PAN-OS安全设备;据第三方监测,自攻击活动开始以来,已有约2000台PAN-OS设备被入侵;研究人员对官方修复补丁进行逆向...
作为国内广泛应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此次转版是否能跟上国内数据安全各种复杂需求场景的脚步,为组织数安建设发展,提供更好的优势补充,是笔者关注的重点。
涵盖了产品、解决方案、应用场景、服务4个维度,覆盖了目前我国网络安全行业所有成熟的细分市场。
依据不同的业务和个人信息特性选择合适的去标识化技术,能够确保去标识化的个人信息尽量满足预期目的从而保证个人信息的有用性,既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又能促进信息利用。
怎么又折腾微信?有流量啊
2023年MSI公司UEFI私钥泄露事件简要分析。
针对跨网数据交换场景中跨网日志审计及用户行为溯源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跨网日志审计系统框架,可为跨网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场景下日志审计和用户行为溯...
将软件工厂视为敏捷研发模式的落地实践,提出了相关参考架构、敏捷研发能力评估和启示,并对军用软件敏捷研发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明知存在“两高一弱”风险却放任漏洞存在不处理,最终导致黑客利用漏洞进入系统进行破坏。众所周知黑客可恶,但企业是否真正履行了保护责任呢?
在选择数据资产测绘系统的过程中,有两方面要特别注意:A)数据测绘结果是否准确实时,和B)会不会引入正常数据业务安全使用之外的安全隐患。
对隐私计算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掣肘进行了剖析;结合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的相关意见梳理了推动隐私计算业务发展、贡献激励和服务生态的行业探...
从信息武器,到认知武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