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对过去四年全球范围内实施的数据本地化措施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国实施数据本地化政策的动因;建议各国政策制定者更新法律,以解决与数据相关的合法性问题,确保个人、...
针对现有Cloud KMS进行二次封装,将数据加密和密钥管理与业务运行相结合,有效提升了会员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安全法》出台对维护国家安全、数据安全、落实大数据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为全球数据安全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因为数据监管一定是跨部门、跨领域的,所以这“九条龙”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建立有效的数据协同监管机制。
维护数据安全,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来,黑客行动主义者们经常会在动荡时期入侵政府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已经关乎政权安全。
本文从多个角度观察我国密码技术发展的现状;研究数字网络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对密码技术的需求;探讨密码技术发展的方向,研究白盒、密钥容忍安全和零信任技术背后的意义。
星链计划背后依托的是美国高度成熟的军民融合体系和太空安全战略转型,将从国防、产业价值链、信息主权与监管、轨道与频谱资源使用、太空空间利用和天文探索等方面,对国际...
本文从网络安全问题的立法视角,梳理俄罗斯在网络安全领域,尤其是防止网络入侵问题的立法应对,以拓宽立法视野。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要更好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节点的作用,不断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因此,应当统筹发展和安全,高度重视地处国内...
《条例》第三条明确了国家网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责,将进一步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利于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落实需要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靠着行政命令强力推动,俄罗斯政府正朝着一个曾经看似不可能的目标稳步前进——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从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现状与安全要求、安全演进趋势进行具体描述,对电子政务未来3~5年的安全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本文根据郑永年教授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2021年8月26日)上的发言修改扩充而成。
8月26日,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BCS 2021)发布主题演讲。
在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开幕式,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庄荣文提出中方发起“中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
下文梳理全球主要国家在 2021 年上半年发布的政策法规,从国家战略、新兴技术、数字治理、供应链安全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角度,展示全球网络安全发展态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四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建立信任,加速增长以及塑造变革将是三大主要趋势,并可推动企业机构去探索诸如非同质化通证(NFT)、主权云、数据编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组装式网络等新兴技术从而确保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