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的现场设备变身 “智能设备”的情况下,物理隔离工业网络的观念在未来还切实可行吗?如今真的存在物理隔离的网络吗?
佐治亚理工学院两位教授运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社会学理论,建立了 IPv4/IPv6 过渡阶段的竞争博弈模型,预测未来 20 年的全球互联网仍然是一个 IPv4 与 IPv6 混合的状态。
本文详细介绍了 CIO-CISO 关系破裂的 6 大迹象,以及用于修复这种破裂关系的 8 点建议。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是网络空间竞争的核心力量。文章首先介绍了人才培养质量对网络空间竞争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形势,以及高素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NCC Group和萨里大学建立了“太空网络安全研究伙伴关系”,研究卫星面临的安全问题。
瑞士和澳大利亚的电子投票系统被曝存在一个严重的和密码相关的漏洞,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操纵选票。
随着人工智能的全球化发展,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也超越了国家边界,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以最佳的实践探索来服务中国甚至全球用户”,才是中国生物识别认证产业的未来,兼容并蓄的标准更加符合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发展需求。
即使是一块简单的硬盘,也可以成为窃听的“元凶”。
在会议期间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这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网络安全事件将会对个人及单位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360DBA团队分享了自己的Elasticsearch安全策略。
借鉴美国等国家在维护网络秩序和完善网络监管的经验,对我国的网络安全立法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越南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其他因素正在推动网络犯罪和网络间谍活动的增加。
日常工作中,大家总会用到一些网络安全风险事件案例,本文收集了一些供参考。
加密专家警告,5至10年之内,可行的量子解密算法将成现实威胁。
警情云合成作战平台建立了“一人一档”人物画像和“一案一档”案件管理模块,通过整合包括社会、公安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利用大数据资源,深度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
发展数字身份系统是必然的,而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多方共识、难以篡改、公开透明、可追溯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一个相对可信的解决方案。
本文从数控系统面临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数控系统信息安全方面的关键成果两个方面分析了数控系统的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对数控系统信息安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赛门铁克近期发布了2018年度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ISTR24),总结性的披露其在2018年观测到全球范围的主要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
放眼全球,以美国为首的各个国家纷纷大力建设兼具防御和攻击能力的网络空间安全体系,以求在网络空间领域获取霸主地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