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讨下企业内部关于Fuzzing平台建设的一些想法,并附相应的实战案例。
通过在补丁更新中采用 24/72 经验法则,安全团队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建立漏洞管理的最佳实践,从而更好地保护端点免受攻击侵害。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2017年6月推出电子复兴计划,联合国防工业基地、学术界、国家实验室和其他创新温床,开启了新一轮电子技术与产业革命。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为一种力量。
本文阐述和解读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相关法规对匿名化概念的定义以及区别,并基于这些材料和解读发表几点思考。
研究员发现新型缓存污染攻击,攻击者可利用 Web 缓存系统迫使目标网站向其访问者交付错误页面而非合法内容或资源。
在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和多域作战中,电磁行动怎么联合?电磁优势如何获得?电磁战斗力如何生成?
本文通过深度学习模型从网络新闻报道中分析出关键词汇与舆论主题并构建关系图谱,利用图分析算法对舆论话题之间潜在关系进行挖掘,实现对网络舆论传播路径的深层次分析。
这十个风险因素可能不会出现在官方的风险评估报告中,但是每个安全专家都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数据安全挑战?怎样平衡生物特征数据的保护和利用?
可以通过研发鉴伪和溯源技术、教育提升社会公众素养、合理配置法律责任等举措包容审慎监管和治理,避免该项技术的滥用,并促进该项技术在教育、文创、娱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联盟链底层平台的核心是性能、可用性和安全隐私;链上链下数据协同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区块链的监管技术是区块链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深度伪造凸显了数据社会风险的新问题,我们必须改弦易辙,引入其他治理机制。
未来十年,全球数字经济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构、切换与迁徙,以及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商业生态再造。
该网友告诉记者,搞个人私密信息是违法的,由于这些信息都是其在业务过程中接触到的,所以“都是没有关系的。”
使用深度学习检恶意Web内容,提出的方法是直接使用简单正则表达式从静态HTML文件中提取的与语言无关的token流来表示HTML,再将该HTML文档的特征表示输入到神经网络中。
在获取相关数据库信息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限度的原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实现积极效果的目的出发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利用,但不能通过不正当手段实质性替代原数据库...
本文提出了人脸识别技术目前主要用于以下六大场景:计数、认证、识别、监控、伪造与窥探;而这六大应用场景分别有对应的法律监管框架可以套用。
微软威胁情报中心近日披露了一个重要的网络攻击:APT28组织针对全球的反兴奋剂机构和体育组织发起攻击。其认为,随着2020年东京夏季运动会开幕日即将到来之季,披露此次攻...
相比有监督/无监督,半监督学习可能更适用于安全场景的初期机器学习模型建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