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DBIR 2023年数据泄露报告的十大发现。
SIEM会消亡吗?未来如何发展?
邮储银行提出数据安全管理总体框架,从组织架构、制度支撑、文化氛围、基础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发力,五位一体全力保障数据安全可用。
本文分享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周威的报告——《无硬件依赖新型全系统物联网设备固件虚拟化方案研究》。
本文针对电子政务领域密码应用不便捷、不规范、不通用、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一种体系化、集约化、规范化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组合国密SM2,SM3,SM4,SM9算法,形成了集约化的体...
涉数据处理活动的企业需要与时俱进的数据安全策略,价值在于提供自动化的数据价值发现及数据安全服务,实现隐私数据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和数据业务的有效平衡。
本文以 PoC 机制为切入口,梳理分析各成员(国)在构建 PoC 机制过程中的立场异同,从实践角度为中国更好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更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些许助益。
描绘了PQC发展的市场格局。
本文整理了一份数据安全架构脑图,重点关注在整体的联系。
相关黑客组织此次对乌克兰的军事、议会和政府等敏感机构进行网络攻击很可能是为了窃取乌方的作战情报信息,以辅助俄方在前线战场上进行攻击或防御决策。
寰福科技以体系建设的思路推进信息安全和隐私合规工作,对标国内外数据安全保护标准及要求。
政策与标准都是推动人工智能治理的不可或缺的有效制度,政策指明前进方向,标准实现具体细则,两者支撑协同,共同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本文将围绕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阐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不同层次上的人机物融合以及泛在计算的出现;基于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所形成的面向万物互联的超级自动化;人机物融合系统...
美国网络部队防御性“前出狩猎”行动趋于常态化。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网络攻防、开源情报、军事对抗等国家安全相关领域均出现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和突破,或将对国家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结合公开渠道积累的《数据安全法》实施案例,总结实务中适用法律的主要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022年网络安全公司研发投入、研发薪酬分析
2023—2025年,两部门拟分三批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运用多种手段的“认知领域”的战斗,是“混合作战”的决定性特征,并从体制建设、应对尖端技术、以及跨域防卫作战三个方面具体提出相关发展路径与策略。
本报告旨在描述欧洲5G技术发展情况和俄罗斯5G技术的军事应用,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美军未来在波罗的海及周边国家利用5G技术执行智能后勤等任务时可能遇到的机遇和风险。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