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杀毒软件将失去特权,只能与其他客户端应用一样运行在用户模式下。
面对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和网络攻击的威胁,该指南不仅涵盖传统的生存技巧,还特别增加了网络安全意识和心理建设的内容,顺应了现代危机管理的新潮流。
本文梳理了2023年美国电力系统遭受攻击的事例,并介绍了政府部门和业界对防范电力行业网络威胁的建议和举措。
建立有效的漏洞评估及清分机制便势在必行。
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勒索防范工作,围绕标准规范、攻防演练、技术创新等方面,促进提升工业领域网络勒索攻击的防御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手段。
本文以《治理框架》为基础,进一步用尽量简单易懂的例子解读风险和应对措施,以飨读者。
人工智能技术的武器化为网络威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官僚主义、溯源政治与国际治理缺失等人为问题将长期阻碍网络空间攻防平衡状态的达成。
通过全面理解和应对这些趋势,企业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还能在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和信誉。
本文旨在探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聚焦近年来的典型安全事件及其影响。
核设施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现实问题及应对举措,值得我高度关注与警惕。
独角兽超速成长秘籍。
北约综合网络防御中心将整合联盟网络部门和业界合作伙伴
被“投毒”的AI应用在现实生活中险些毒死十几人,对AI应用的迷信和过度依赖正带来巨大的健康和网络安全风险。
了解勒索软件的攻击手法和典型攻击流程对于构建有效的防御措施至关重要。
该算法通过更准确地识别易受远程网络攻击的设备,显著提升了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一个安全可信的系统应具备处理已认知负向情形的能力,允许用户在遵循国家监管要求的同时,能够平衡地追求商业价值和有效管理潜在风险。
该事件对我国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具有正反两面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对于网络安全专业人士来说,探索AI和自动化的潜在优势和挑战,以及适应并在超越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所需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列举了自动化技术在安全运营中实际应用的4个典型用例,并对其应用价值和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
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从危害程度、广泛性、漏洞利用形式、利用难度、检测难度等维度,梳理出了100个突出的高危漏洞,并在文末提出了重点防护建议。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