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角度分析2022黑产趋势,带来年度五大黑产风险揭示与五大防护思考。
2022年全球网络攻击的十大主要垂直行业目标分别是:政府、通讯、银行、IT、酒店、航空、汽车、医疗、学校、关基等行业。
据统计,70%以上的信息泄露和安全威胁都发生在终端,这是因为利用终端上的漏洞这是一条最容易的通道。
从北大方正、3721、雅虎中国到360,在过去很多年里,谭晓生的职业生涯都和大学同学周鸿祎紧密联系在一起。
知情人士透露,行程卡只是查询平台,并不存储任何用户信息。
本文试图厘清在人工智能算法背后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公共性风险,并探讨如何从全球性力量的层面拓展对算法的认识视野。
个保法将企业的个人信息保护带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构建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融合发展的数字校园。
蚂蚁金服在落地云原生的时候,解决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经过探索与实践,沉淀出了一套从底层硬件到软件、从系统到应用层的全链路金融级云原生安全架构。
一边是网贷的悲剧,一边是网贷的普惠,这对矛盾关系经典地诠释了金融风控数据的命运:数据无辜,行为有罪。
安全信息作为SM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管理最为基础的工作,时至今日,这项工作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有大数据营销公司靠销售爬虫工具获利,电商平台商家数据遭爬取;还有公司称可以获取任意网页及APP访客的手机号;专家称其属于恶意爬取,涉嫌犯罪。
近两年随着社交零售进入爆发期,黑灰产大量涌入微信生态,屡禁不止。
“车-人通信”之中如何在移动智能终端落实、体现和完善智能车厂商的数据合规义务?
文章重点不在于阐明或立论“正道”和“正解”,而是尽量提出问题,引发对零信任的关注和探讨。
这是一起因流量过载、系统架构应对高并发不足,最终导致防火墙拦截数据无法返回的系统性故障。
本文简单回顾下有哪些远程控制木马和软件,然后详细分析黑客所使用的网络隐蔽通信技巧,再说说其他需要注意的,最后聊聊缓解和检测措施。
要判定爬虫行为是否合法,首先要回答:被爬的数据属于谁?
从本文可以窥探老美的网络作战能力,以及一些攻击细节。
本文基于大数据的广阔前景,从信息时代公安刑侦的实践出发,重点研究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展刑侦情报工作问题与措施。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