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授权管理与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及全链路的安全审计等数据安全技术,帮助个人信息处理者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人脸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面对无形的智能设备窃密“暗网”,可以通过构建涵盖硬件、系统、数据、生态等全维度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化解智能终端窃密泄密风险。
13岁未成年人参与“开盒”,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整治“开盒”有何难点?
针对云环境下访问控制的安全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种新型解决访问控制安全的设计和实现的方案,使用包括区块链授权安全、用户行为分析、特征提取、信任...
本文探讨了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如何在组织内塑造“安全为先”的组织亚文化,强调了领导力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概述了“以人为中心”的安全控制策略以及营造心理安全感...
微软产品本身漏洞61个,影响到微软产品的其他厂商漏洞1个。
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合规。
基于对国内零信任供应侧企业、金融行业应用企业开展的调研结果,形成供应能力图谱,分析零信任应用场景和作用。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零信任发展。
BlackLock在2024年第四季度数据泄露帖子增长1425%,有望成为2025年最活跃的勒索软件组织。RansomHub在2024年攻击531次,受害者超过210个。LockBit尽管2024年受到执法行动影...
报告结合国际经验,立足我国产业实践,提出“系统治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人工智能风险治理实践框架,实现穿透式风险管控与全链条流程管理的深度融合,为人工智...
提出了内生安全抗测绘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以解决现有网络架构下数据资产固有可测性这一关键问题。
所有“人为因素”引发或导致的安全问题,其根源是安全文化,从文化层寻求变革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来自SAP, PingIdentity,Diligent三家公司的首席信息安全官揭秘了网络安全文化...
构建包含智能化军事需求—智能化场景任务—系统性能评估—体系效能评估的“四域”,与基础支撑服务—算法指标体系—综合安全防护的“三维”军事大模型评估体系框架。
新规要求,关键基础设施组织发现网络攻击后,首次报告需在24小时内完成,详细报告需在后续14天内完成,未遵守规定最高可罚约80万元。
到2027年,全省一体化数智平台更加集约、七大领域效能全面提升、五项统筹机制高效协同、公共数据要素价值一体释放。
95015是为全国各地政府、企业、相关机构提供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合作与咨询服务的电话专线。
规范银行业保险业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金融安全,促进数据合理开发利用。
随着数据跨境流动需求不断增长,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直接关系维护国家安全。
本文通过对美西方国家心理域作战概念,运用方法思想的总结,对心理战运用过程中的典型原则及运用机理进行梳理,并形成了初步的研究结论。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以人为中心”的思路来应对勒索软件威胁,提倡通过理解人性和顺应人性,合理利用人们固有的认知偏差,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激励措施,以及建立开放包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