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针对当前网络环境下的身份联盟管理问题,在异构身份联盟的架构体系下,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统一身份信息标识模型。
本文对866份刑事裁判文书从宏观层面及微观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网络诈骗犯罪的总体态势、主体特征、行为特征以及防控对策。
本文介绍了安全分析角度,威胁情报如何产出,并且提供了工程化的方案。
这家佛罗里达银行在今年2月就依靠智能手机设备生物特征识别功能推出无口令身份验证了。
截至5月底,江苏省网安部门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共办理行政案件1698起,现发布“净网2019”专项行动第三批共13个清理整治典型案例。
目前,中国的征信体系并不健全,而征信修复更是极度缺失的一环。市场的空白,催生出了畸形的欺诈式征信修复“地下江湖”。
据说,就“注销难”这个话题,够开好几次“吐槽大会”了。
数据库防火墙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才能为企业数据资产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本文结合郧西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引入大数据推动交警工作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作为引玉之砖。
招行自2015年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新一代实时智能反欺诈平台。
本文通过自动化提取Android应用软件的特征,构建对应的特征向量,训练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一种新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算法。
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应用程序正在转移到云上,这一趋势带来了独特的信息安全挑战。以下是企业在使用云服务时所面临的十二大顶级安全威胁。
AI造假技术终究还是被滥用了。美联社报道称,一名间谍使用 AI 生成的个人资料和图片在知名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上欺骗联系人,包括政治专家和政府内部人士。目前在网络...
风险和效率需要一个完美的平衡,堡垒机就是平衡效率的风险工具。
此文是笔者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企业安全建设的体系思考和落地实践的一些个人看法,提供一种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
数据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产生价值,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基于商业目的使用数据有何法律依据?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企业行为的法律边界又在何处?
CNCERT联合行业机构,在我国工控网络安全监测研究的基础上,对水电行业联网监控管理系统、工业控制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调研和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水电行业工控网络安全状...
数字风险保护是一个较新的TI应用场景,Forrester在《2019年数字风险保护市场》调研中,将数字风险保护看作客户应该投资的首要威胁情报能力。
本文在明确个人隐私和政府数据开放定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 提出个人隐私的认定标准, 并针对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隐私风险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电信诈骗犯罪有其规律性,充分利用技术侦察措施、即时提取相关物证、书证,该类案件的成功侦破亦非难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