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虚拟化框架提供安全且私密的执行环境来执行代码。
一名匿名黑客在4chan论坛上泄露了270GB的纽约时报数据,这些数据来自纽约时报的GitHub账户。
黑客从pcTattletale的亚马逊S3存储桶中窃取了高达17TB敏感数据(主要为屏幕截图)。
本文将介绍X-Mode的背景、FTC对X-Mode滥用数据的指控以及最终的处罚决定。
本报告对移动端通过窃取人脸识别材料进行金融诈骗攻击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
零信任、机密计算、隐私计算、弹性安全、量子计算安全,以及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
探索了适用于无人机通信的安全协议技术体制,为未来各场景中无人机安全协议设计及工程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个人信息安全带来的全方位影响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本身带来的挑战,从监管治理、标准规范、企业管理层面给出提升个人信息安全的具体建议和...
为了证明这种攻击,研究人员对全球九种最畅销的无线充电器进行了测试,突出了这些产品的安全漏洞。
本次发现的攻击样本伪装成聊天软件,远程控制工具采用Lazaspy。
基于智慧机场物联网三层架构,详细分析了其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构成及特点,归纳了物联网在智慧机场空侧、航站楼和陆侧的典型应用场景,全面分析了智慧机场物联网面临...
让我们一同回顾2023年全球网络攻击事件,汲取教训,及早制订和部署有针对性的深度防御策略。
恶意软件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受害者一旦被感染,几乎失去了设备的控制权,很难再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容易给自己造成财产损失。
微软将通过统一访问控制来加速零信任部署,通过整合XDR和SIEM提高零信任的检测和响应能力,通过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零信任技术创新。
相比传统的病毒、木马、僵尸程序等恶意软件,这些新型恶意软件更加隐蔽,也更加危险,代表了恶意软件未来演进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介绍了三种无需反编译器或反汇编器即可使用的逆向工程策略。
随着个人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确保产品的隐私合规受到各厂商的重视。伴随隐私合规需求的增长,隐私合规检测技术快速发展,切实提高了对于用户隐私权益的保障。
设置好关联到个人设备的Passkey密钥后,用户无需再输入密码或在登录时使用两步验证即可登录其Google帐户。
三年疫情间坚持线下办会很难,本以为三年后会再回当初,但其实时至今日只会有新的困难接踵而至。只希望我们享受此刻,不负当下。
EDR最大的陷阱(误区)是很多企业认为EDR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