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列出一些高管人员对网络安全常见的误解,以供参考。
当地时间4月4日,Delta和Sears表示最新曝光的数据泄露事件可能泄露了数十万客户的信用卡资料。
虽然一些国内版本的App索取更多权限是为了实现正常功能,而不是为了偷隐私,但索取更多的权限,在很大程度上就增加了泄漏用户隐私的风险——就拿接入第三方API为例,你很难保...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MacOS后门程序正在被黑客组织“海莲花”所使用,而其攻击目标是那些安装有Perl语言编程软件的Mac用户。
数据丢失问题的严峻性以及组织对于合规性需求的日益高涨,推动了传统的DLP工具的日益流行。但是,在防止数据丢失方面,DLP通常显得后劲不足——尤其是在提供用户操作的可见性...
根据数据显示,在2017年所有网站流量中由人类产生的只占58%,其余部分都是由善意和恶意机器人(Bot)所产生的。
美国各国防机构一直支持深度分层安全防护概念,旨在将保护能力扩展到标准防火墙以外。其目标在于,一旦攻击者突破第一道网络防线,内部环境仍可对相关入侵进行缓解。
我们在社交软件和游戏平台上结识网友,对方发来的照片和视频可能并非本人。南京警方最近控制了一名女子,涉嫌冒用他人的照片,从至少五个省份的网友身上骗了六十多万元。
2018年3月20日,美国国会发起提案,建议成立“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目前该法案正处于征求意见和联署阶段。
Google不应该成为一家战争公司。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保密始终是“未知不少于已知,潜在隐患不少于现实隐患,没有发现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因此任何企业、单位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人工智能可轻易将其用于恶意目的,就像用于良好目的那样。人工智能基本上是两用的,最基本的威胁是,0day 恶意软件会更加频繁地出现而且会遭更加精准的打击,而现有的防御...
在已立项的8项国际标准中,中国分别承担了分类和本体(Taxonomy and Ontology)的编辑以及参考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的联合编辑职务。
本文编译尼曼实验室的最新报告,研究为什么透明度渐成大势,纵览各家媒体的花式打法,聚焦透明度的效用,拨开层层迷雾。
南都记者通过两周的起底调查发现,提供这类服务的代理商,背后还隐藏着一条黑色产业链,除了车牌户籍,甚至车龄、驾龄都能任意修改,这也给网约车市场埋下了众多安全隐患。
以公安人脸抓逃为例,抓逃只依靠人脸识别算法远远不够,因为公安客户的最终目的是要抓到犯罪嫌疑人。一家企业只将设计好算法丢给客户,很多时候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是在...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及俄罗斯本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该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文章还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可能途径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战争...
近年来,内部威胁逐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斯诺登事件”更是将其推向了一个高潮。其实,早在1969年针对计算机用户权限滥用而提出的访问控制理论就是属于内部威胁防范的范畴。...
实名制为何在韩国最终被迫终止,而在相对后发的中国得到普遍的全面的实施?本文试图给予些许回应。
IDC公司指出,全球安全解决方案相关支出预计将在2016年~2021年期间达到10.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并将在2021年达到12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71亿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