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究团队对5G网络进行安全研究,推出了首个无需伪造基站的5G通信流量实时嗅探框架,并展示了一系列基于该框架的攻击手法,如设备指纹识别、拒绝服务、网络降级等。
美国前高官提出扩大私营部门参与进攻性网络行动的政策和法律考量框架。
随着《数据法》2025年9月全面生效,车辆传感器、驾驶行为、生物特征等实时数据将被纳入用户“可主张权利”范围。OEM厂商却面临GDPR与《数据法》的规则冲突、用户同意复杂化及...
本文展示了作为评判器的LLM在面对提示注入攻击时的脆弱性,并提出了JudgeDeceiver,一个基于优化的框架,能够自动生成注入序列,从而操纵作为评判器的LLM的选择。
申请禁止使用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临时禁令申请被法院驳回!
2025年上半年,APP监管趋严,专项行动开展后已有超642个APP/SDK被通报。本文旨在梳理现行监管体系,明确APP运营者的合规“红线”,并提供适当的应对策略。
结合通用大模型评估维度和网络安全领域的特殊性,尝试探讨针对网络安全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的测试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些闲置的“电子家当”留着无用出手置换,其中的风险隐患您又是否全然了解?
本报告将深入剖析漏洞技术原理、攻击链、攻击者背景及相关攻击技术,并扩展分析相关攻击组织及 WinRAR 其他漏洞,为组织应对此类威胁提供技术支撑。
在风险管理领域中,企业对供应商网络安全保险框架相对陌生,对如何搭建该框架更是知之甚少,本文就此内容作详细介绍。
美国陆军正研发一种模块化任务载荷,将其作为通用电子战标准,以便在各类系统上加载作战能力。
人工智能代理能够实现日常参谋任务的自动化,缩短决策时间,并打造更小、更具韧性的指挥所。它们可以精简参谋人员,同时提高其工作效率。
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希望加速学习和适应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其作战目标。
通过本最佳实践,开发者能够在不同场景中使用不同的加固方法,从而有效地控制 LLM 行为并防止智能体面临的包括提示词泄露,有害内容输出,越狱等安全威胁。
其引发的大规模网络服务中断,再次敲响了DNS安全警钟。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解决方案虽灵敏度更高,但会产生较多误报结果,其适用于开发过程,可助力系统开发人员及时察觉潜在缺陷。
数字射频战场模拟器(DRBE)实现了更高水平的真实性、规模和复杂性。
分析笔记。
攻击者给文档注入恶意提示,误导ChatGPT。
强大的GDS系统既可以监控疫情,也可以追踪嫌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