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网络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利用通信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五眼联盟连通性”播客特别节目中,我们通过三个关键技术领域的视角来研究跨越陆地,海洋和空中领域的现代战争的变化:卫星通信、战术数据链和网络安全。
零信任基于业务场景的人、流程、访问、环境等多维的因素,对信任进行评估,并通过信任等级对权限进行动态调整,这是一种动态自适应的安全闭环体系。
本文从机密计算的技术背景、关键问题、蚂蚁的技术突破、以及典型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
本文对情报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方法按照情报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总结,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与获取方法、信息分析与处理方法、情报研究与传递方法。
技术失序、关系失衡、制度失灵成为建构学生数据隐私保护体系的主要动因,隐私技术设计是保护学生数据隐私的首要之举。
报告针对政治战中最为关键的“信息空间能力”,提出美国目前存在的不足,并为美国政府和军方提出8项建议。
就“权利——权力”关系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协助执法义务的限制来说,其一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三项义务所涉及的公民基本权利加以识别;其二是以比例原则的四项要求为框架,进行义...
欧盟2019年《网络安全法案》近日正式施行,该法案出台的背景和价值追求是什么,制度规定的重点和亮点在哪里?下面一起来看。
炼石网络CEO白小勇作“基于高性能国密的有效数据防护”报告,分享了对密码产业的认知、以及炼石在数据安全密码防护体系的实践探索成果。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是发展科技产业的双翼,同等重要。而智能计算机正是我国发展自主可控和开放产业的一个机会。
看看美国都有哪些招数,来打压和限制超过自己的技术的发展。
本文试图通过跨域威慑战略演化的视角,分析美国网络威慑政策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践特点,并总结跨域威慑对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的影响。
研究员对CIA网络武器库中相关Implant进行了复盘分析,并基于公开报告和内部威胁情报数据对其进行了分类和攻击链的还原尝试。
本文从提升威胁感知能力、构建网络防御体系、提高对网络攻击的应变能力、整合各有关政府部门的组织职责等角度,分析并总结《国家网络安全战略2016-2021》的实施进展。
等保2.0时代,密码人的春天要来了!
本文通过对700余万篇案例数据的检索,共提取5436条匹配信息,从中发现电子商务领域的犯罪近年来呈现的特点。
倡议提出,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不得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需要加强数据保护立法,丰富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强化人工智能应用中的用户隐私保护。
没有制电磁权就没有制空权与制天权,本文旨在将美国空军如何考虑电磁战来应对全域威胁进行概念化描述。
公安机关将进一步推广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打拐,以帮助被拐多年的儿童跟自己的亲生父母团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