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各地已发生和正在发生,歧视或者骚扰武汉归乡人员的事件可以看出,身份证号、具体住址等信息不但未能有效服务公众利益,还严重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本文将介绍美国法律如何支撑出于公共卫生目的,政府机构从私营部门那调取,或要求私营部门共享数据的法律框架。
作为管理网络事件的主要政府组织,NCSC采取重要技术干预措施维护英国网络安全,在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文对基于GDPR的一般框架对运用数据技术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防控的合规义务加以分析。
在过往的疫情研究中,外国研究者已经在使用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CDRs来映射人群的行踪轨迹。
本文从传染源发现、追踪、控制、隔离的角度出发,看看欧盟的做法。
“个人信息”和相关大数据能否扮演更加“有益”的角色,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呢?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理中,无论是收集信息还是改变信息使用目的,均需要有合法性基础。
个人敏感信息这个定义是依赖于场景的——即何种信息在何时落入个人敏感信息这个类别,是和场景密切相关的。
疫情阻击战矛头该一致对“病”,而不是变成一场内耗。
报告深入剖析新形势下网络内容治理正在或即将面临的内容爆炸、算法弊端、内容造假、信息茧房、隐私泄露、数字鸿沟六类风险问题,并提出前瞻性建议,以期各方能够成功应对挑...
按照描述,未经保护的学生资料似乎可以分成多个合集,包括学生身着校服的高分辨率照片,以及与之对应的学生所在地、姓名、父母的姓名和手机号。
本文提出6G内生安全机理,阐述了6G内生安全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并且针对6G将采用的新技术中的安全威胁,给出了这些威胁的解决方案,探讨了6G内生安全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
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一是高危人群“早发现”;二是趋势研判“更敏锐”;三是数据分析“更迫切”。
报告从全球视角观察主流数据安全技术与应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现阶段我国数据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本文对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2020年1月刊发的研究文稿《Weaponizing Digital Health Intelligence》进行摘编整理,供参考。
本文以2019年全球信息安全相关法案为核心,分析信息安全立法的最新情况。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计划针对至少一家未透露姓名的移动运营商采取处罚行动,原因是该公司明显未经消费者授权向外部机构出售实时位置数据。
近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政府都已采取紧急行动,以遏制有关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的虚假网络报道传播。
2019年,各国积极推进信息安全领域顶层设计,密集出台安全战略,持续优化体制建设,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具有颠覆性的信息安全新技术应用,大力开展装备建设及项目研...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