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部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并实施数字化转型,我们应高度关注DeepSeek私有化部署的安全管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落实“安全、可靠、可控”的总体要求,确保人工智...
梳理国内外代表性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相关经验和典型做法,初步勾勒科学数据安全管理的整体样貌,重点描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安全管理策略的细节,总结科学数据安全管理的...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首个配套细则正式出台。
未经身份认证的攻击者利用漏洞,可以远程攻击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服务器,实现敏感数据获取或者服务器权限控制。
基于风险的漏洞管理和人工智能是安全厂商追逐的热点。
只有根据高校特点,科学制定适应信息化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找准典型应用,才能形成学校基础数据管理的长效性策略,真正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发...
本文对如何在监管数据的访问、使用等动态流转环节符合《办法》中的要求,进行解读和建议。
近年来,中信银行秉承“新技术驱动、价值导向”的科技创新理念,积极推进全行IT运维体系向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持续保障IT系统的安全稳定与敏捷高效,最大限度释...
提高软件开发安全水准,规范软件安全开发过程活动。
人力资源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定义人员安全职责,规范人员安全行为,规避或降低日常工作中因人员因素所导致的信息安全风险。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人工智能战略文件体系呈现出“一总三分” 的鲜明结构,即一份统领性的战略计划与三项针对性的行政命令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 “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长...
如果要更好理解IT与OT之间对风险的认知与优先度考量中的区别,可以从双方如何看待CIA三要素入手。
当前,太空领域对于各个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对于美国这等超级大国来说,更是如此。
本文从准确率、覆盖率、效率等方面,详细对比了四种漏洞修复策略,希望能够给漏洞管理部门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素材。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推出风险管理框架(RMF) 2.0 更新最终版,为公司企业定义及管理风险提供全新详细指南。
该规范将微隔离(Micro-segmentation)定义为,一种能够适应虚拟化部署环境,能够识别和管理云平台内部流量的一种隔离技术。符合微隔离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应在流量识别、...
尽管XZ Utils后门漏洞CVE-2024-3094早在 204年3月就已公开披露,引发全球安全社区高度警觉,但该漏洞的威胁仍在持续蔓延。至少12个Debian基础镜像仍暗藏恶意代码,由此衍生...
美国前高官提出扩大私营部门参与进攻性网络行动的政策和法律考量框架。
报告界定了人工智能失控(LOC)的定义及其潜在场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建议。
其引发的大规模网络服务中断,再次敲响了DNS安全警钟。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