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攻击框架,我们就可以按照场景化的攻击场景来做Red Teaming,下面我会按照两个不同的大方向突破口,多个攻击场景,从简单到复杂来具体介绍一下。
近日,安徽宣城宁国市发生多起微信盗号案件,多位受害人都称手机没有任何中病毒的迹象。原来是犯罪分子利用他们的未成年子女进行作案。
CTF的好处是提供了一种通用语言,用于描述和交流有关网络威胁活动的信息。CTF是对之前网络威胁词汇不一致描述的巨大改进。
BeyondProd是Google基于零信任架构原则重新定义如何连接机器、工作负载与服务的项目,本文为《谷歌BeyondProd:一种新的云原生安全方法》全文翻译。
近期,在全国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工作过程中,排查上报涉疫人员的个人信息有效地帮助了卫生监督机构及时掌握情况,避免疫情进一步升级扩散。
美国反情报和安全中心发布新版《国家反情报战略2020-2022》;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数据战略》;我国《军队保密条例》发布…
我的SDL最初实践就此告一段落,一个系列的终结想必也是另一个系列的开始。希望更多同行一起交流、分享。
NIST正在加快《零信任架构》标准推进的步伐,认为更多的组织/机构能够受益于零信任架构。
教育部公布了两批教育App备案名单;四川省教育厅调整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北京、天津、黑龙江、福建等地部署2020年上半年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202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新版《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JR/T 0068-2020)。这部时隔8年,经历过多次修订的新标准内容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又有哪些亮点?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来学院举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疫情防控”公开课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吴建平作为授课嘉宾。
邬贺铨院士围绕“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主题深入剖析了大数据在支撑服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塑中国数字底座,需要在由核心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加密安全和整机集合而成的整个IT基础设施体系全方位布局。谁会是中国的英特尔、微软与甲骨文呢?
本文针对该样本及样本传播的渠道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关联,通过技术手段深度挖掘了攻击活动使用的网络资产及其背后的攻击者的相关背景信息,希望提供更多的信息。
为了帮助企业为日益增长的确定性风险做好准备,本文总结了企业 2020 年可能面临的 20 种数据安全风险。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流量的升级漏洞检测方法。首先记录和分析流量,生成画像,并根据画像通过特征匹配进行漏洞检测,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得出最终结论。
本文从安全架构定义为出发点,结合系统架构方法论,阐述安全架构设计思路和设计关键点,抛砖引玉,为想从事安全架构设计与评审工作的小伙伴们提供快速导入的思路。
我国目前的应用软件规制总体依旧遵循“告知-同意”的框架,执法机关亦从这两个角度对应用软件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
SDL方法论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形成了多个流派和最佳实践,听听滴滴的秦波分享的大型互联网应用安全SDL体系建设实践。
“Hi, we are OurMine.”这一句话一旦出现在一个大V推特账号推文时,就意味着他的账号被黑了。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