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泄密?嗯!
近期,BI.ZONE监测到Paper Werewolf组织利用WinRAR的两个路径遍历漏洞发动攻击,展现了其攻击能力。本报告将深入剖析纸狼人组织的攻击技术、历史活动以及所利用的WinRAR漏...
新加坡研究团队对5G网络进行安全研究,推出了首个无需伪造基站的5G通信流量实时嗅探框架,并展示了一系列基于该框架的攻击手法,如设备指纹识别、拒绝服务、网络降级等。
尽管XZ Utils后门漏洞CVE-2024-3094早在 204年3月就已公开披露,引发全球安全社区高度警觉,但该漏洞的威胁仍在持续蔓延。至少12个Debian基础镜像仍暗藏恶意代码,由此衍生...
随着《数据法》2025年9月全面生效,车辆传感器、驾驶行为、生物特征等实时数据将被纳入用户“可主张权利”范围。OEM厂商却面临GDPR与《数据法》的规则冲突、用户同意复杂化及...
主要攻击目标为Windows用户,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系统受控等风险。
民生银行开展了“大模型安全风险管理及应用评估能力体系建设”项目研究,旨在加强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保障,提升大模型安全风险应对能力。
其引发的大规模网络服务中断,再次敲响了DNS安全警钟。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解决方案虽灵敏度更高,但会产生较多误报结果,其适用于开发过程,可助力系统开发人员及时察觉潜在缺陷。
结合通用大模型评估维度和网络安全领域的特殊性,尝试探讨针对网络安全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的测试指标体系的构建。
泄露数据包含员工设备轨迹、工控系统漏洞详情及安防警报,使黑客可精准设计渗透电网核心、甚至物理破坏关键设施的方案。
玩转鸿蒙调试工具HDC(HarmonyOS Device Connector)工具、aa工具(Ability助手)、bm工具(Bundle Manager包管理工具)与hilog工具。
一些闲置的“电子家当”留着无用出手置换,其中的风险隐患您又是否全然了解?
德国卫星安全公司Vision Space的研究员在Black Hat现场展示了近期研究成果,通过利用卫星本身及控制它们的地面站所用软件中的漏洞如何轻松黑掉卫星;该团队在Yamcs、OpenC3...
从TCP/IP 层到应用层的指纹识别。
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深远影响和变革潜力,探索其作为颠覆性创新和战略进步催化剂的作用。本文编译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Docker 的警告十分明确:如果没有适当的隔离、监督以及安全默认设置,当前看似便利的 AI 应用,未来可能会成为引发安全漏洞的源头。
强制政府系统2年内落实抗量子改造。
系统性揭示并量化了persona prompt在大语言模型安全对抗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创新性的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进化框架,实现对高效攻击型persona prompt的自动发现与优化。
主要攻击目标为医疗健康、科技及活动服务等行业用户,可能导致服务中断、业务停摆等风险。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