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最近一起针对一家规模庞大且安全工作做的不错的澳大利亚企业的攻击,该攻击导致了一次重大的数据泄露。
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 “Sodin” 的新型勒索软件。该勒索软件在对CVE-2018-8453漏洞的利用当中,展现出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技术。
本文从软件定义安全的角度,讨论了安全编排的必要性、关键支撑技术、实现架构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详细分析在2019年上半年监测到的MacOS恶意软件爆发情况。
本文着重讨论了等保2.0需求变化下,数据中心云平台安全的挑战及对策。
内部安全事件处置与溯源一直是个既敏感又难办的问题,我们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将事件处置讨论进行了简单归纳。
本文通过还原一例Globelmposter勒索病毒在内网投放时候的过程,希望对安全防范策略的部署带来一些帮助。
本文针对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风险做出分析,提出基于三层架构的安全检测框架及标准,并着重讨论了访问控制与认证、数据加密等的安全检测方法。
每隔几年,网络罪犯从互联网用户身上渔利的手法就会变上一变,前几年是勒索软件,最近则是自动化主动攻击。
本次演习中大量的安全漏洞扫描工具、攻击脚本、爆破工具、批量漏洞利用等工具被频繁使用,曝出了6个 Web 相关的 0day 漏洞。
7月初,Globelmposter变种攻击活动针对国内医院发起了强势攻击,且医院大多位于一线城市,此外还有食品等传统行业公司波及此次攻击活动。
本文基于纵深综合防御理念,结合某石化企业工控系统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一种工控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记者先后用电脑和连接WiFi的手机访问测试网站,抓取系统后台未有反应。当使用手机4G网络访问测试网站,赵星立刻报出了抓取的手机号码,并发来后台抓取到的号码截图,与记者...
本文对瀚思、启明星辰、白山云科技、观安信息四家各具特色的UEBA方案进行了对比与分享。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统计,2019年6月份采集安全漏洞共1307个。
主动防御技术在攻防实战演练中如何发挥作用,最典型的莫过于蜜罐了。
本文为作者在过去几次攻击活动中发现的一些工具,无论是对防守方和攻击方,都具有思考价值。
本次通过比较MuddyWater和APT34两个APT组织泄露的源代码中,寻找编码风格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近期,研究员再次检测到“寄生兽”攻击组织的最新攻击活动,依然针对跟半岛地区相关的外贸企业高管进行攻击活动。
本文梳理了2000年以来我国有关网络安全意识的研究内容,发现该领域内的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网络安全意识现状与问题,很多学者总结了国外的成熟经验,但在具体运用上仍缺乏考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