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流量分析的统计分类技术。
加强电子印章规范管理,推动电子印章普遍应用,服务政务活动和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
法律AI靠谱吗?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学者合作发表全球首篇法律AI评测论文。
Gartner发布未来四年云技术发展的六大趋势。
未经身份验证的远程攻击者可以通过发送特制的HTTP请求触发CVE-2025-32756漏洞,进而执行任意代码。
通过追踪内容来源、检测合成内容及防止有害内容生成,增强数字生态系统的信任与安全,但需结合技术、标准、教育及政策多维度措施。
在过去一年中,电磁频谱武器库已经从实验室中的概念验证发展成为一个协作试点项目。
该研究为社交机器人的监管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对维护社会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今日印发《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多项内容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包括制定政务数据共享条例,预备制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
联合国基于网络边界构建新的网络攻防评估框架。
本文以西方视角审视俄罗斯FIMI策略,带有明显立场对抗偏见。
智能体重构云安全新范式。
本文提出了 Smart Detector,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恶意加密流量鲁棒检测方法。
RSAC 2025 的信息非常明确:网络安全行业正处于变革的转折点。
AI正在重塑每一个行业,网安行业亦是如此,这场革命没有旁观者,唯有主动进化才能赢得先机。
深入开展系统备案更新、数据资源摸底、风险隐患排查以及问题隐患整改等工作,全力夯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基础,坚决维护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
提示词攻击手段丰富多样,主要可分为黑盒攻击和白盒攻击两大类。
多年来,生成式AI供应商一直向公众保证,大语言模型符合安全准则,并加强了对产生有害内容的侵害。然而,一种看似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提示词策略,能够让所有主流大模型开启「...
全球防护有效性首次回升至61%,业务驻留时间整体压缩40%——而背后全部指向同一条主线:AI安全。
把隐私计算技术放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所涉及到的场景下,它到底都有哪些问题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