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未来产品安全的发展趋势时,硬件安全的未来演进是非常值得参考的,本篇文章就从我们最熟悉的ARM开始讲起。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已逐渐使其能够用于军事应用中,本文阐述了在监视、水雷战和网络安全中使用人工智能的一些可能性。
政府部门在行使职能中涉及大量保密信息和敏感信息,保障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系统可靠运行的基本条件。
数据使用带来的财务影响可以通过刚开发出来的Gartner新信息经济学模型来评估,即财务数据风险评估(FinDRA)模型。
IDC预测,2019年中国安全解决方案总体支出将达到69.5亿美元,2018-2022年预测期内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5.6%,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首席信息安全官在向董事会传达网络安全风险时,应该遵循一些最优做法并避免常见错误。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中规定,由国土资源部内的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通过协调和综合来自六个中心的信息,提供横跨六个中心的态势感知与分析。
空港运营技术威胁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空港CISO的注意,他们的担忧从日常小事到戏剧性大灾难都有。
Fidelis Deception 创建了真实而鲜活的欺骗资产,希望让欺骗技术再次成为有效防御。
邬贺铨院士将从互联网的发展看2019年数字经济的前景。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先期技术开发中的集成和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DARPA研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三星Galaxy S10超声波生物识别指纹被发现并不如其声称的安全,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机成功破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之前趋势科技分析的macOS版本后门新变种有何变化。
手机付款注意了!有人隔空盗走你的钱,连警察都中招!
人工智能可以有效改进武器系统的攻击效率,但是很难成为一种攻击武器,原因在于在战场上需要评估最复杂、最不利的情况并作出最有效的反映。
他们用实际行动“薅羊毛”,通过模拟器、分身工具等现代科技手段,领取甚至抢夺各大互联网平台上的返利、返现和优惠券,吃到了如今互联网福利江湖中最大的那块蛋糕。
Carbon Black最近分析了其40家企业客户的事件报告,发现攻击者潜踪匿迹的手段更为丰富,驻留受害者网络的时间有所增长。
最近,关于终端发现的讨论从主动/被动之争转向了寻求更为平衡的方法:融合两种检测技术,各取所长,覆盖终端发现的宽度和粒度的同时最小化干扰终端和网络性能的风险。
日本领先的光学产品制造商Hoya公司遭遇网络攻击,100多台电脑感染了病毒,工厂生产线因此停止三天。
本文基于招股书等公开文件,总结出在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方面境外上市公司的普遍性合规风险和相关行业的特殊性合规风险,供读者参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