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更加依赖IT功能,高等院校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简称CIO)的职责正在被重新定位。
零信任技术自诞生以来,秉持“永不信任,始终验证”的安全理念,打破了传统网络安全工作基于网络边界构建信任的陈旧模式,在防范内部威胁、应对复杂网络环境变化等方面发挥了...
顺应时代发展,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捷豹路虎英国工厂已全面停产,中国、印度等海外工厂也受到连锁影响。
利用大语言模型(LLM)驱动生成现实感极强的shell命令响应,以突破传统低/中交互蜜罐响应静态、可被识别的局限。
宏观趋势分析。
A2智能体框架通过模仿人工分析过程,来识别安卓应用中的漏洞,并对其进行验证;A2的主要创新在于通过验证器消除了绝大多数误报,将代码检测范式从扫描告警转向证据验证,让...
全网零信任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需要从上至下的推进,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但收益也是巨大的。全面零信任之后,用户体验更加丝滑,大幅降低了基础架构组的 ACL 维护...
攻击者可利用该漏洞,通过发送特制的 JDBC URL,实现远程代码执行和任意文件读取,最终可完全控制受影响的 H2O-3 实例。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口径及近期行业报送实践,汇业律师事务所黄春林律师团队针对PIPO报送的十大实务问题简要解读,仅供相关组织参考。
当人们收到一封来自HR部门的邮件时,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依赖“心理捷径”(也被称为“启发式”或“经验法则”)来帮助他们对邮件快速做出判断。而攻击者利用顺从权威、代表性启发...
数据可携带性监管的意图在于将部分数据控制权返还给用户、改善用户对数据控制者的选择、提升数据控制者的市场参与度,并降低行业集中度。
多支信息化方队首次亮相,一展我国信息化、智能化新锐力量,助力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
零信任能够有效的简化安全对抗的难度。攻击路径越多,防守方的防守难度越大。但有了零信任之后,攻击者只有获取到零信任权限后,才能攻击到内部系统。零信任的解法是收缩到...
报告聚焦于构建主动防御体系,提出了建立多层级监测预警机制、优化跨部门应急响应规程、开发快速遏制与缓解技术三大核心路径,以强化人工智能失控风险管理。
重要敏感领域的招标采购信息也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反华敌对势力关注的重点,他们企图借此搜集、窃取、研判我相关领域战略部署、政策走向、建设发展等情况,应时刻警惕信息...
作者认为通过减少序列长度,可以为 NER 任务提供更高效的推理方案。
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协调,完善法律责任制度,将进一步保障网络安全。
本文旨在梳理和比较欧盟、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司法辖区内个人数据删除权的法律规范框架、核心要求及当前执法监管实践,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运营中构建数据删除合...
本文将从AI系统分类及架构出发,分析不同类型AI系统的威胁特征,并介绍现有的威胁分析框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