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者仅需普通域用户凭证,即可远程获取域内非域控主机的最高权限。
本文将全面梳理:(1)2025年数据立法趋势;(2)APP检测情况。以此,我们希望能够系统回应很多企业来咨询和讨论的问题,帮助企业了解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具体要求和...
Opensource开源安全工具不仅提供了能够与昂贵商业解决方案相媲美的功能,还带来了透明度、灵活性和创新速度。
此次阿里云域名劫持事件引发了业界对云服务安全性和域名管理的广泛讨论。
未经身份验证的远程攻击者可利用这些漏洞实现未授权代码执行,威胁用户数据和系统的安全。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在脆弱国家平衡政府能力建设与公民权益保护的实践路径,揭示了DPI在提供实时支付、数字身份认证等关键服务中的双重作用,提出五项核心策略...
研究员发现,一个神秘的ES数据库在公网暴露,里边保护1.84亿条账号密码记录,涉及美澳中等数十国家各类主流互联网服务账号和政府邮箱,如苹果、谷歌、微软、脸书、小米等;...
要求各级单位深化系统备案更新、数据资源摸底及风险整改,并对部分关键问题进行了指导说明。
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第二阶段聚焦利用AI技术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色情低俗内容。
在本文中,Jason 和我讨论了当前市场中安全创始人的一些关键机遇和压力。
6月3日,国务院公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国务院令第809号,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美国众议院于当地时间5月22日以215票赞成、21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HR1》法案,其中包含一项对州级AI监管的10年禁令。
深度伪造技术的发展使得篡改和生成高逼真度的音视频成为可能,为国家间政治抹黑、军事欺骗提供了新的工具。
从 MCP 攻防实操出发,开启深入理解 MCP 风险与防护思维的深度旅程。
现实情况是,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如今已成为北约的前线,这些地区电磁威胁无处不在,在未来任何冲突中,电磁频谱都将成为激烈争夺的焦点。
本文将从大模型三要素(算法、算力、数据)和法律责任的角度,梳理 DeepSeek R1 等开源大模型的三种主要接入路径,并尝试划清它们背后隐含的合规边界。
如果从用户角度而言,其获取“不含显式标识的生成合成内容”,并不以相关日志信息是否依法留存为前提。
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管理技术架构的演变历程,从早期的概念萌芽到如今数据空间的兴起,揭示其背后的创新突破、需求驱动和技术变革。
本文对此进行初步考察,并提出从利益平衡、促进产业发展的角度应肯定蒸馏行为的合法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