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工作负载吸引到更多攻击者的注意,新的威胁也由此而生。
本文定义了工业互联网边缘端点的主动防护概念与特点,分析了不同类型边缘端点的脆弱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现阶段边缘端点的三种主动防护手段,简析了每种主动防护手段的优...
2020 年 3 月到 12 月,微软的安全团队持续跟踪了一个大型的恶意邮件基础设施。期间这些设施参与了数十个网络攻击活动中,分发了至少 7 个不同家族的恶意软件,平均每个月...
业界首次深度、全面的云平台威胁检测详解,重点分析一下Azure云平台的威胁检测体系。
南亚地区一直以来便是APT 组织攻击活动的热点区域。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总结了在2021年短短的一个月内被捕获披露的攻击活动。
工商银行安全攻防实验室从银行安全从业者的角度,为大家带来一年来黑产的新趋势与新变化,希望能够为同业带来黑产防护的新思路。
在2020年6月至8月期间,ClearSky团队调查了一项极有可能来自于朝鲜半岛某国的攻击活动,并将其称为“Dream Job”。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最新的国产处理器构建自主可信计算平台的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本方法可以降低整机硬件成本,提升运行效率,达到安全防护与计算并存的自免疫效果。
重点方向包括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类、网络安全公共服务类和网络安全“高精尖”技术创新平台类。
知名可穿戴设备制造商Garmin遭勒索软件攻击,WastedLocker就是罪魁祸首,这是款什么样的勒索软件呢?
从2020年开始,无人机将成为主要的网络安全威胁。
这项年度活动汇集了来自整个电子生态系统的领导人,以促进合作,分享DARPA为推动美国半导体工业发展而投入15亿美元的五年期投资的技术进展。
通过让公民控制自己的数据简化政府流程,SoLiD是怎么做到的?
本文从隐私保护的评估规划、发现与标识、访问治理、隐私存储的性能与成本均衡4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创新思路。
本文介绍了美国国防部DoD DevSecOps最佳实践。
毒云藤组织近期的攻击活动趋向渔网化,通过批量与定向投方相结合,采取信息探测的方式辅助下一步的定点攻击。
红队和蓝队的打法逐渐提升并趋于成熟,已不再是单方面的攻击与防御,而演变为攻防博弈和几乎不限手法的对抗演习。
近日,研究员在日常黑产挖掘过程中发现一款新型的安卓远控木马架构,该架构的木马主要出现在华语地区,在灰黑产圈子中被广泛贩卖使用,作者疑似具有中文背景。
本文介绍了安检的发展方向和危险品智能识别的算法基础,并从算法、算力、数据三个方面介绍危险品智能识别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对历年国内外安全事件的梳理不难发现,主要在电力(发电和电网)、水利、天然气、石油石化以及关键制造业等行业进行攻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