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6G内生安全机理,阐述了6G内生安全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并且针对6G将采用的新技术中的安全威胁,给出了这些威胁的解决方案,探讨了6G内生安全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
研究员发现,有多起攻击活动正在将魔爪伸向澳大利亚山火善款,针对这些募捐网站发起攻击,这无疑让多笔能拯救更多的考拉以及动物们的善款,就此消失,甚至还将打压更多好心...
近日,一名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不用解密就能识别DNS-over-HTTPS(DoH)流量。
IT和安全的融合与“共生”,是2020年摆在所有企业CIO和CISO面前的最大难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Gartner最近宣布的SASE,以及网络和安全性的融合开始。
本文主要探讨下企业内部关于Fuzzing平台建设的一些想法,并附相应的实战案例。
该平台能实现高性能的实时欺诈交易侦测,单笔交易处理时长仅需20ms,其中99.9%的交易能在50ms内完成;在相同的召回率下平台准确率提升了6倍以上。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2019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发展报告》,深信服、启明星辰、网神(奇安信集团子公司)、天融信、蓝盾、美亚柏科6家安全企业上榜。
多云架构、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5G应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如何影响未来安全?政府职员将如何提升相关技能?
一种从根本上解决漏洞的方法就是,摆脱传统安全技术对文件或行为的特征依赖,从内存指令层进行安全检测。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阐述了对5G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十大基本判断。
本文着重介绍的不是 BSIMM10 的更新内容,而是 BSIMM 模型之于软件安全工作推行的意义和思路。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为一种力量。
本文阐述和解读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相关法规对匿名化概念的定义以及区别,并基于这些材料和解读发表几点思考。
工商银行于2016年启动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信息共享、技术共用、欺诈共防、步调共同”的企业级反欺诈管理平台。
本文将重点梳理印度数据本地化与跨境流动的主要立法,介绍其具体内容,分析其立法动因,考察其国际反应,并对我国相关立法进行反思。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之时,安全却容易被忽视,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呢?
5G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军队信息化战场上的作战模式,使军队信息化作战模式成为可能。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打赢维护网络安全的人民战争,亟需推动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共享立法。
在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中,冷战分析框架对研究欧盟与中国关系仍然有效,文章试图通过冷战视角确定欧盟在中美双寡头格局中的定位并评估中国参与欧盟5G网络建设的战略意义。
微信公众号